您好,欢迎访问乐知舟教育儿童成长中心!

400-6161-555

全国咨询热线

您现在所在位置: 乐知舟儿童教育 > 学商动态

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速度

更新时间:2020-12-30

很多宝贝们在阅读的过程中,都存在速度慢的问题,那么要想提高孩子阅读速度首先得了解孩子阅读效率低下的原因。

阅读效率低的原因:

l 基础比较差,对于阅读文本的字词有部分不认识,导致在阅读过程中难以理解文章意思,阅读速度下降。

l 小学生常常走神分心,不能坚持阅读。

l 选择的阅读材料偏难,超出孩子的理解理解范围。

基础薄弱和积累有关。而走神分心的情况并不完全是小学生不听话,故意捣蛋,而是与其神经发育有着直接关系。由于小学生神经系统不够成熟,他们对于自己行为的调控能力有待发展,这时侯要求他们像初高中生那样保持阅读目标和速度,一以贯之的读下去,这就有些勉为其难了。

改善小学生阅读情况,减少、甚至避免分心可以运用“三到”原理,以小学生的“口到”带“眼到”、“心到”。也就是说,在训练小学生阅读能力时,遵循有声地读到无声地读这是一个不断内化的阅读能力的发展规律,用出声朗读克服“眼睛单行”、“心神涣散”的情况。

前期——有声朗读。出声地朗读促使小学生对自己读的过程不断进行反馈并积极思考,因此“口到”在小学生开始阅读训练时极为重要。但是,朗读往往使阅读速度变慢,而且在一些场合下并不适宜,所以又要注意引导小学生及时转化到无声阅读阶段,此时边看边思就尤为重要。

后期——无声阅读。眼到、心到、口到,基本上解决了小学生阅读过程中注意集中的问题。要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还离不开“手到”:圈划、记录要点、记下疑问、感想,使阅读更为积极,而且加深理解和记忆。

无声阅读又叫做默读。默读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阅读速度,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于默读的要求不同。低年段(1~2年级)要求“学习默读”,中年段(3~4年级)要求“初步学会默读,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”。训练孩子默读的能力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关键。

(二)创造性地阅读

所谓创造性地阅读,就是不停留于书本、文章本身的信息,而要让小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相关知识经验,多问几个“为什么”,多设想“怎么样”,在深入理解基础上,展开想象的翅膀,多角度进行联想,或者对原文大胆质疑,大胆尝试改动,使小学生不仅是接受信息的读者,而且也是补充新信息的创造者。

(三)循序渐进

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如麦苗的成长一样也是急不得的。那么怎样做到循序渐进。

1、先扶后放:训练阅读能力的目标最终是使其成为独立的高效率的读者,但这并不能一蹴而就。在训练开始之际,教师、家长应当通过示范,提醒,启发等方式“扶”他们一把;随着小学生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及阅读水平的提高,教师、家长则应该减少对孩子帮助与干预,慢慢的放手。

2、先易后难:小学生只有在尝到成功的喜悦,从阅读中找到了乐趣,才会乐读、善读。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啃他啃不动的“硬骨头”,那么他们只会畏惧,逃避阅读,所以,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,选择恰当的材料,由易到难是极重要的。一般而言,阅读材料中的生字词不超过字词总数的5%。在体裁上,小学生阅读材料应以记叙为主,简单的说明文、议论文为辅,意义明了,琅琅上口的短诗,儿童诗也可以。在文体上、童话、传奇、民间小故事也是为小学生喜欢的。另外也可以让孩子看报纸上的短新闻。

3、先单篇短章,后读成本书:有时家长抱怨孩子读书没有常性,一本书读了个开头就阁下。其实,让小学生硬着头皮攻读“大部头”原本就是不恰当的。“大部头”中的信息量大,其中错综复杂,要求读者有较好的记忆力,连贯能力,否则读到后头忘了前头,始终一团乱麻。而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刚刚发展,即便坚持读完“大部头”,也免不了糊里糊涂,不知所云。因此,最开始在书籍选择上篇幅不宜过长,最好是单篇的故事合集,这样不会让孩子觉得在做一件很困难的事,就像马拉松分成各个小站点一样,反而有激励的作用。

4、先精读后略读:精读侧重于阅读理解、领悟与分析;略读侧重于快速地捕捉某些信息。精读与略读都是小学生最终应掌握的阅读方法,不过,由于小学生阅读能力有待发展,而且其任务侧重于获得坚实基础,所以精读的训练在此。精读训练基本过关,才可以进行略读训练;否则容易导致小学生一味追求高速度而影响理解与知识掌握。

在线客服

ONLINE SERVICE

联系电话

400-6161-555

返回顶部